1. 首页 > 手游资讯

夕尘残枫 夕尘残枫是浙大的吗

大家好,感谢邀请,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夕尘残枫的问题,以及和枫叶的诗句最出名的的一些困惑,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,也没有关系,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,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,解决大家的问题,下面就开始吧!

本文目录

  1. 枫叶的诗句最出名的
  2. 关于残荷最有名的诗句
  3. 除夕夜的由来

1、远上寒山石径斜,白云深处有人家。

2、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。

3、扁舟去作江南客,旅雁孤云。万里烟尘。回首中原泪满巾。

4、碧山对晚汀洲冷,枫叶芦根。日落波平。愁损辞乡去国人。

5、洞庭去远近,枫叶早惊秋。岘首羊公爱,长沙贾谊愁。

6、土毛无缟纻,乡味有槎头。已抱沈痼疾,更贻魑魅忧。

7、数年同笔砚,兹夕间衾裯,意气今何在,相思望斗牛。

8、冻合官桥雪作沙,落残枫叶见梅花。

9、短篱破屋临流水,狼藉毗陵卖酒家。

10、扁舟去作江南客,旅雁孤云。万里烟尘。回首中原泪满巾。

11、碧山对晚汀洲冷,枫叶芦根。日落波平。愁损辞乡去国人。

12、洞庭去远近,枫叶早惊秋。岘首羊公爱,长沙贾谊愁。

13、土毛无缟纻,乡味有槎头。已抱沈痼疾,更贻魑魅忧。

14、数年同笔砚,兹夕间衾裯,意气今何在,相思望斗牛。

15、怀古心情独倚楼,荻花枫叶满江秋。

16、地雄吴楚东南会,水接荆扬上下流。

17、铁瓮百年春雨梦,铜驼万里夕阳愁。

18、西风历历晓吹雁,又带边声过石头。

1.描写残荷的句子有哪些

1.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“菊残犹有傲霜枝”的优美意境呢?在城市,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;在乡村,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。这就是乐观,这就是幸福。

1.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“留得残荷听雨声”“菊残犹有傲霜枝”的优美意境呢?在城市,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;在乡村,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。这就是乐观,这就是幸福。

2.门前池中的残荷梗时时忽然急促地动摇起来,接着便有红鲤鱼的跳跃划破了死一样平静的水面。

3.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残荷听雨声。

4.寒塘鹤影思幽静,大暑天里绪飘远。雨打残荷滴点点,半卷古书凭花伞。书童捧来茶半盏,凉风徐来悲画扇。漂泊江湖意疏懒,每天偷得半日闲!大暑到,作歪诗赠友,祝清凉一夏!

5.秋风秋雨丝丝绵绵,提防秋愁小心思念。雨打残荷枫叶纷飞,欣赏秋韵点缀心扉。衰草枯杨犹带霜痕,小心秋凉披件衣裳。青山绿水古庙黄昏,随意秋游交交朋友。秋季养生,随心所欲。祝你。

6.爱你春光明媚的人无论有多少,爱上你风卷残荷的,一人足矣。

7.湖光山色,让我们对酒当歌。雨打残荷,让我们画船听雨。骤雨初歇,让我们细说从头。苏堤杨柳,让我们信步而游。世界旅游日,走出家门,天天旅游!

8.梧桐兼细雨,残荷听雨,雨打芭蕉,夜雨涨秋池等等总能激起诗人的万千愁绪,感慨系之矣。

9.圆明园,荷塘里的残荷渐渐挂上冰碴儿,被锁进晶莹剔透的世界里。

10.留得残荷听雨声,这约略是宝塔坝在氤氲秋色中若隐若现、半梦半醒的那种写意了。

11.本来丰腴的她,日渐憔悴,消瘦,以至才四十三岁年纪就变得如此苍老,虚弱多病,像秋日池塘里的一枝残荷……

12.人立天地间,读书破万卷。溜达小酒馆,研究酒文化。藕榭有残荷,听雨话桑麻。俯仰天与地,纵横八万里。徜徉阡与陌,假装很落魄。偶访旧遗址,可以赋新词。世界旅游日,旅游世界去!

13.春寒料峭立春早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嫩寒锁困因春冷,半部红楼涤心境。机关算尽太聪明,留得残荷听雨声。毫端蕴秀芳千古,口齿噙香吐祝福。新年伊始,立春快乐!

14.晴夜花著锦相对摇烛影,庭前瑟瑟树影移一桃复一李,你灯下裁衣覆一生记忆,去时花满枝垂地归来雨满襟,我一生无题心事难题,我落款名隐留残荷听雨。

15.寒露夜寒昼又暖,晨夕穿棉日穿单。闲钓江湖烹鱼汤,驱寒逐冷有营养。听雨残荷撑画伞,诗意秋韵可并兼。偶有余暇要锻炼,身体健康心自宽。寒露时节,不准不快乐!

元·萨都刺《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》

秋风吹白波,秋雨呜败荷。平湖三十里,过客感秋多.

菡萏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。还与韶光共憔悴,不堪看。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多少泪珠何限恨,倚阑干。

去年长恨拿舟晚。空见残荷满。今年何以报君恩。一路繁花相送、过青墩。

残荷飐荒凉池畔,衰柳拂斜阳楼观。

闷登楼倚阑干看暮景,天阔水云平。浸池面楼台倒影,书去笺雁字斜横。衰柳拂月户云窗,残荷临水阁凉亭。景凄凉助人愁越逞,下妆楼步月空庭。鸟惊环佩响,鹤吹铎铃鸣。

远水空奁,残荷老翠,倦柳荒丝。

5.《蝶恋花(癸卯信丰赋芙蓉)》

剪剪西风催碧树。乱菊残荷,节物惊秋暮。

败柳残荷金风荡,寒雁声嘹亮。闲盼望,红叶皆因昨夜霜。菊金黄,堪画在帏屏上。

衰柳残荷,长山远水。扁舟荡漾烟波里。

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
《踏莎行·衰柳残荷》年代:宋作者:晁端礼衰柳残荷,长山远水。

扁舟荡漾烟波里。离杯莫厌百分斟,船头转便三千里。

红日初斜,西风渐起。琵琶休洒青衫泪。

区区游宦亦何为,林泉早作归来计。《蝶恋花·剪剪西风催碧树》年代:宋作者:赵师侠剪剪西风催碧树。

乱菊残荷,节物惊秋暮。绿叶红苞迎晓露。

锦屏绣幄围芳圃。尘世鸾骖那肯驻。

尚忆层城,仙苑飞琼侣。能共牡丹争几许。

惜花对景聊为主。《题江湖伟观》年代:宋作者:刘黻柳残荷老客凄凉,独对西风立上方。

万井人烟环魏阙,千年王气到钱塘。湖澄古塔明寒屿,江远归舟动夕阳。

北望中原在何所,半生赢得鬓毛霜。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年代:宋作者:陈与义扁舟三日秋塘路。

更值满川微雨、洗新秋。去年长恨拿舟晚。

一路繁花相送、过青墩。《秋懹》年代:宋作者:陆游客思残荷外,农功晚稻前。

祭多巫得职,税足吏无权。浦溆家家钓,村墟点点烟。

去年长恨拿舟晚。空见残荷满。今年何以报君恩。一路繁花相送、过青墩。

残荷飐荒凉池畔,衰柳拂斜阳楼观。

闷登楼倚阑干看暮景,天阔水云平。浸池面楼台倒影,书去笺雁字斜横。衰柳拂月户云窗,残荷临水阁凉亭。景凄凉助人愁越逞,下妆楼步月空庭。鸟惊环佩响,鹤吹铎铃鸣。

远水空奁,残荷老翠,倦柳荒丝。

5.《蝶恋花(癸卯信丰赋芙蓉)》

剪剪西风催碧树。乱菊残荷,节物惊秋暮。

败柳残荷金风荡,寒雁声嘹亮。闲盼望,红叶皆因昨夜霜。菊金黄,堪画在帏屏上。

衰柳残荷,长山远水。扁舟荡漾烟波里。

荷尽已无擎雨盖,菊残犹有傲霜枝。

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

1、衰柳残荷宋晁端礼《踏莎行·衰柳残荷》2、空见残荷满宋陈与义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3、风外残菊枯荷宋曹勋《玉蹀躞/解蹀躞》4、乱菊残荷宋赵师侠《蝶恋花·剪剪西风催碧树》5、柳老荷残宋李曾伯《八声甘州·怅浮生》6、烛残泪滴铜荷宋无名氏《西江月·风雨朝来恶甚》7、池荷雨后香残元蒲道源《西江月九日南城郊行》8、圜荷泻残露宋陆游《六月一日晓赋》9、客思残荷外宋陆游《秋懹》10、闲对残荷把一杯宋陆游《玉壶亭》11、残荷丛竹共催诗宋陆游《枕上闻急雨》12、残荷犹自盖鸳鸯近代苏曼殊《海上八》13、柳残荷老客凄凉宋刘黻《题江湖伟观》14、残荷犹出涨近代陈三立《蒋庄楼居一首》15、残荷犹结高秋绿宋陈丕《南池》16、荷锸行冲小雨残宋冯时行《谢韩秀才送松栽四首》17、残荷数点冷擎秋宋黄庚《秋吟》18、池有残荷掩映秋宋孔武仲《九日廿二日西馆雨中作》19、荷已全凋菊未残宋蒲寿宬《早梅》20、掩映残荷浦宋释辉《木芙蓉》希望能帮助到你望采纳。

1,《普天乐·翠荷残》元代:滕宾

原文:翠荷残,苍梧坠。千山应瘦,万木皆稀,蜗角名,蝇头利。输与渊明陶陶醉,尽黄菊围绕东篱。良田数顷,黄牛二只,归去来兮。

白话文释义:翠荷凋残,苍梧叶落;山也憔悴消瘦,树林稀疏枯残,俗世的虚名小利皆是过眼云烟。在识时知机,进退行藏的认识上,自己怎能与陶渊明相较。一想到归隐后满目黄菊绕东篱,自耕良田数顷、黄牛一只,就无比向往啊!

2,《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》唐代:李商隐

原文:竹坞无尘水槛清,相思迢递隔重城。秋阴不散霜飞晚,留得枯荷听雨声。

白话文释义: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,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。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,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。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,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。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,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。

原文:世间花叶不相伦,花入金盆叶作尘。惟有绿荷红菡萏,卷舒开合任天真。此花此叶常相映,翠减红衰愁杀人。

白话文释义: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,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,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。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,荷叶有卷有舒,荷花有开有合,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。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,当荷叶掉落,荷花凋谢之时,是多么令人惋惜啊。

4,《摊破浣溪沙·菡萏香销翠叶残》五代:李璟

原文:菡萏香销翠叶残,西风愁起绿波间。还与韶光共憔悴,不堪看。细雨梦回鸡塞远,小楼吹彻玉笙寒。多少泪珠何限恨,倚栏干。

白话文释义:荷花落尽,香气消散,荷叶凋零,深秋的西风拂动绿水,使人愁绪满怀。美好的人生年华不断消逝。与韶光一同憔悴的人,自然不忍去看。细雨绵绵,梦境中塞外风物缈远。醒来寒笙呜咽之声回荡在小楼中。她含泪倚栏,怀抱无穷幽怨。

5,《虞美人·扁舟三日秋塘路》宋代:陈与义

原文:扁舟三日秋塘路,平度荷花去。病夫因病得来游,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。去年长恨拏舟晚,空见残荷满。今年何以报君恩,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。

白话文释义:划着小舟在荷塘上行驶了三天,小舟在水面上平稳地行进着,两岸的荷花纷纷向后退去。我因为托病假才有机会来此一游,又恰好遇上满川雨后新秋的美丽景色。后悔去年乘船时候太晚,只见得满塘残败的荷花。今年我拿什么来报君的恩情。只好乘船相送,一路繁花到青墩。

1、除夕:读作chú xī;英文: Chinese New Year's Eve,又称Lunar New Year's Eve。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。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,即春节前一天晚,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,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。一年的最后一天叫“岁除”,那天晚上叫“除夕”。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,叫守岁。苏轼有《守岁诗》:“儿童强不睡,相守夜欢哗。[1]”除夕这一天,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,还要贴门神、贴春联、贴年画、挂门笼,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。先秦时期的逐除。据《吕氏春秋·季冬记》记载,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“疫疬之鬼”,这就是“除夕”节令的由来。据称,最早提及“除夕”这一名称的,是西晋周处撰著的《风土记》大年三十,也就是“除夕”。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。一般这一天,是人们吃、喝、玩、乐的日子。北方人风俗一致,过年包饺子;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,或做年糕、或包粽子、或煮汤圆、或吃米饭等等,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。水饺形似“元宝”,年糕音似“年高”,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。

2、王安石《元日》诗云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《梦粱录》卷六:“十二月尽,俗云‘月穷岁尽之日’,谓之‘除夜’。士庶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间,去尘秽,净庭户,换门神,挂钟馗,钉桃符,贴春牌,祭祀祖宗。遇夜则备迎神香花供物,以祈新岁之安。”《万历嘉兴府志》:“腊月,乡人以朱墨涂面,跳舞于市,行古傩礼。除夕,易门神、桃符、春帖,井(石畏)皆封,爆竹、燔紫,设酒果聚欢,锣鼓彻夜,谓之守岁。”除夕守岁,始自南北朝。(梁)徐君倩《共内人夜坐守岁》诗:“欢多情未极,赏至莫停杯。酒中喜桃子,粽里觅杨梅。帘开风入帐,烛尽炭成灰。勿疑鬓钗重,为待晓光催。”除夕之夜,尚有“辞岁”,置、送“压岁钱”之习俗。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凡除夕,蟒袍补褂走竭亲友者,谓之辞岁。家人叩竭尊长,亦曰辞岁。新婚者必至岳家辞岁,否则为不恭。”“以彩绳穿钱,编作龙形,置于床脚,谓之压岁钱。尊长之赐小儿者,亦谓之压岁钱。”

3、除夕之夜,全家人在一起吃“团圆饭”,有一家人团聚过年的味道。吃团圆饭时,桌上的“鱼”是不能动的,因为这鱼代表“富裕”和“年年有余”,象征来年的“财富与幸运”,它属于一种装饰,是碰不得的。(少数地方风俗不同,比如贵州,桌上的鱼不是不能吃的,是要剩下一些,寓意“年年有余”)

4、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发“压岁钱”。接着就是张贴春联和门神,并关上大门。到初一的早上才开传统除夕夜(5张)门“接财神”,接下来就是全家人守岁到凌晨。

5、除夕夜的灯火,通宵不熄,俗称“光年”。

6、“跳火群/tiǎu-hé-gún/”只是按闽南语音译成汉字。至于为什么叫这个名字,我也不清楚。大胆猜测是:本来是从“火堆”上跳过去,但必须进屋到达“天公灯”才算完成一趟,接着又返回来,再跳,所以就成了“群”了。

7、活动路线:下图以俺厝为例,画出“跳火群”的一般路线。

8、①除夕夜,吃过年夜饭后,在(神)厅神案上燃好香烛。

9、②庭院里早已准备好用以点起火堆的草料——“春草”(稻秸秆)和番薯藤。

10、③用春草迅速点火,待番薯藤烧起大火后,一切准备就绪。

11、④家中男丁在庭院起点处等候,由辈分最高的男丁带头最先跳过火堆,其他人按长幼顺序跳过。

12、⑤跳过火堆,拾阶而上,从正门进入“厝内”,一直走到神厅内的“天公灯”下,完成一趟。然后沿原路折回庭院里的起点处,接着跳。跳几趟都无所谓。

13、⑥待到火势渐歇,家中妇女手持火钳和瓦片(现在瓦片少了,可以用其他容器代替),从火堆里夹出一些未燃尽、带火星的番薯藤条,放入瓦片上,放到“房内”“眠床”下面。(只是夫妻住的“房内”才需要。单身汉的卧室就免了)

14、⑦还是辈分最高的男丁,手持扁担,将火堆往大门方向一打,让火星灰烬散开。

15、⑧燃放鞭炮。(家中没有扁担的话,可以直接将鞭炮扔进火堆里,火星顿时四溅。)

16、因为没有考据,也没有从大人那里听说过“跳火群”的涵义,所以这里仍然是大胆猜测:火历来是驱邪的工具,就像新娘子进门要过火炉一样,跳火群估计也是为了驱逐邪魔、祛除旧年晦气而举行的宗教仪式。夹火星置于床底估计是保留火种的意思。虽说是驱邪祛晦,旧年新年总是要有所传承,如此才是“群龙无首”的大吉卦象啊~~最后的打火堆,应该是想放满庭满院火星四溅,象征着红红火火的新年。

17、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。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,吃团圆饭。在古代的中国,一些监狱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,由此可见“团年饭”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。贺新年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,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,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。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,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,一家大小共叙天伦,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,这是何等的幸福。而年轻一辈,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。

18、孩子们在玩耍放鞭炮的时候,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,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,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。在北方,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。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、切菜。此时,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,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,小店铺子传出的"劈劈啪啪"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炮仗声,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,此起彼伏,洋洋盈耳,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。

19、说到除夕的刀砧声,邓云乡撰写的《燕京乡土记》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: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,三十晚上是个关。有户人家,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,"家中瓶粟早罄,年货毫无。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,一筹莫展,听得邻家的砧板声,痛苦到极点,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,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,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,便拿刀斩空砧板,一边噔噔地斩,一边眼泪潸潸地落……,这个故事让人听了.确实心酸。

20、饺子吃年夜饭,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。大年夜.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,阖家团聚,围坐桌旁,共吃团圆饭,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。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,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,桌上有大菜、冷盆、热炒、点心,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,一是火锅.一是鱼。火锅沸煮,热气腾腾,温馨撩人,说明红红火火;"鱼"和"余"谐音,是象征"吉庆有余",也喻示"年年有余"。还有萝卜俗称菜头,祝愿有好彩头;龙虾、爆鱼等煎炸食物,预祝家运兴旺如"烈火烹油"。最后多为一道甜食,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,这天,即使不会喝酒的,也多少喝一点。古代,过年喝酒,非常注意酒的品质,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,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,如“葡萄酒”、“兰尾酒”、“宜春酒”、“梅花酒”、“桃花酒”、“屠苏酒”等等。

21、春联也叫门对、春贴、对联、对子、桃符等等,它以工整、对偶、简洁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,抒发美好愿望,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。每逢春节,无论城市还是农村,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,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。这一习俗起于宋代,在明代开始盛行,到了清代,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,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《槛联丛话》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。

22、春联的种类比较多,依其使用场所,可分为门心、框对、横披、春条、斗方等。“门心”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;“框对”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;“横披”贴于门媚的横木上;“春条”根据不同的内容,贴于相应的地方;“斗斤”也叫“门叶”,为正方菱形,多贴在家俱、影壁中。

23、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——窗花。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,也集装饰性、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。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,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,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,所以也被称其为“窗花”。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、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,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。

24、在贴春联的同时,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、墙壁上、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“福”字。春节贴“福”字,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。“福”字指福气、福运,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对美好未来的祝愿。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,有的人干脆将“福”字倒过来贴,表示“幸福已到”“福气已到”。民间还有将“福”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,图案有寿星、寿桃、鲤鱼跳龙门、五谷丰登、龙凤呈祥等。

25、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,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。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,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,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。年画,也和春联一样,起源于“门神”。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,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,变得丰富多彩,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《福禄寿三星图》、《天官赐福》、《五谷丰登》、《六畜兴旺》、《迎春接福》等经典的彩色年画、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。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:苏州桃花坞,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;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,各具特色。

26、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《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》的木刻年画,画的是王昭君、赵飞燕、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。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副《老鼠娶亲》的年画。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。民国初年,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。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。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,以后发展成挂历,至今风靡全国。

27、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。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

28、燃爆竹燃放爆竹,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。爆竹是中国特产,亦称“爆仗”、“炮仗”、“鞭炮”。其起源很早,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。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,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,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,品种花色也日渐繁多,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,及婚嫁、建房、开业等,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,图个吉利。现在,湖南浏阳,广东佛山和东尧,江西的宜春和萍乡、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,品质高,不仅畅销全国,而且还远销世界。

29、晋西吕梁山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,称为送年食。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,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,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,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,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。

30、清朝《大同县志》所述:“元旦,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,状若小浮图。及时发之,名曰旺火。垒旺火是内蒙古和山西等一些地的传统春节习俗。在民间,点旺火有红红火火、旺气冲天的寓意。

31、午夜十二点,鞭炮齐鸣之时,将旺火点燃。点燃后,火苗从无数小孔中喷出,状若浮图,既御寒,又壮观。大人孩子围起一圈,有的做游戏,有的放鞭炮,男女老少都要来烤火,以图“旺气冲天”。孩子们也可以走街串巷观看评论火堆大小,谁家的火堆大,着的旺,谁家的旺气也大。

32、生旺火之风俗习惯后来在朔州地区又有发展。不但在过年时生,就连平日办婚丧大事或者重大节日时都生旺火,有的是在冬季为了取暖,比如冬季或正月里室外唱戏,就生旺火,让观众烤旺火;有的是在夏季以图吉利比如:农村人们在结婚时生旺火,新娘绕着旺火转,类似南方的“跳火盆”。

OK,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